• 首頁
  • 簡介
    • IDEAL 基本概念
    • IDEAL 操作方式
  • 教具
    • IDEAL 影音
    • IDEAL 程式
  • 活動
    • 課程>
      • 土木工程概念設計
      • 工程發展與社會變遷
      • 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
    • 工作坊>
      • 旗標事業群
      • 台大新生書院
      • 世新大學正向心理社
  • 研究
  • 團隊
图片
  2011年台大土木系大一必修課程「土木工程概念設計」,採用IDEAL想像法引導學生發想,想像未來的建築、治水方式、橋樑建造問題,以及未來的交通科技。學生透過團體實作,和組員一起發揮想像力,想像出很多可能性的答案;超越現有技術的限制,讓問題的解答變得更多元且富有創意。
  以往工程師的訓練皆著重在數理之上,因為建造一個穩固的工程是十分重要的。但近年來,社會變遷快速,人類的需求變得十分多元,傳統教育下的工程訓練,早已不足以應付這瞬息萬變的時代。我們設計了一個全新的課程改革方案,以教育我們未來的工程師,使他們變得更有應變力、好奇心、想像力以及具有超越現實技術限制的思考能力,能夠想像出更多合乎未來需求的工程建設。
 
  在2010大一「工程概論」課程中,安排四次課堂活動,主要設計開放性的主題任務,例如:「請畫出2060年的建築」,同學須發揮想像力,想像未來的地球環境會呈現什麼樣貌? 當時的人口組成會是什麼狀態 ? 為了增加同學想像的速度,我們在其中兩個班級使用了 IDEAL想像法的輔助。希望可以提供多一點的「轉想」角度,增加同學想法延展的速度,產生較多想法的可能性。 
(陳楓媚、顏孝永)
图片
图片
图片
教師採用IDEAL想像法促發同學產生更多想法
图片
同學依序將想法填入想像同心圓中
  

  • 相關網站
  土木工程概念設計
  土木工程概念設計 臉書粉絲專頁
回台大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