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內容 包含五個主要項目,分別為個案介紹(知識啟發)、分組活動(想像訓練)、口頭報告(表達訓練)、與談分享(知識擴展)以及期末專題(技術整合)。其中「分組活動」設計了四種問題情境, 「想像2060年的建築」、「解決B區水患問題」、「連結B區與兩城鎮」、「打造2060年的世界交通網」,透過IDEAL想像法的教學和運作,讓各組同學進行想像,創造出各種富有創意的解決方案,並上台分享。
IDEAL課程訓練 我們依照IDEAL Model的核心概念設計了一個訓練的「想像同心圓」,我們要求同學先想一個「核心項目」,再延伸想想生活中的一些少見,但卻現實生活卻已經存在的「延伸項目」,最後再跳離現實科技的極限,想像一些現實不存在,但是未來可能會實現的一些「想像項目」。在每一次的主題中,我們都會提供想像同心圓輔助同學思考。「核心項目」就是同學的發想點,這是initiate(I)的步驟;「延伸項目」與「想像項目」則是聯想,就是其中Development(De)的概念。
為了加速同學的思考速度與想法的快速擴散,每一次的訓練我們都會提供一些轉想(Aternatives)的點,最後再要求同學將現有的想法連結(Link),並整合所有想法的可能性完成課程指派任務。 對於從現實開始發想一直試圖超越想像一些不存在的事物或方法,對同學而言是有困難的。有同學表示這樣的方法對於他們來說需要時間適應,我們也試圖透過一學期的訓練,研究分析在這樣IDEAL想像法訓練下的同學,想像力是否優於沒有IDEAL想像法訓練的班級。 (陳楓媚、顏孝永)
|
|
|
from 台大想像力研究群